|
|
浅谈企业文化的建设 |
时间:2017-04-05 14:43 来源: 作者:5339400 点击: |
根据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对企业文化这门科学的探索和实践,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比较有代表性、比较客观的提法是: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企业及其成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目标、企业制度、企业道德、企业素质、企业物流、企业形象、企业公关、企业环境、企业群体文化等的总和。归纳起来,以上内容可分别归属于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类,统称属于广义的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在实际实施中,不同企业各有侧重,一般都首先抓住符合本企业特点的若干方面先行启动,尔后逐渐进行完善和深入。其中,特别引起企业界普遍关注的是如何具体地开展这项工作,本文便是针对这一需要,对如何建设企业文化的问题作一探讨。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创新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涉及的问题很多,与不同国家制度、不同民族特点、不同经济环境、不同客观条件等,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而且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人员结构不同等,也都要影响到企业文化不同的取向。但企业文化作为一门学科,它还是有其基本规律的,建设企业文化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原则。即要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就可依此确立相应的价值标准、企业哲学、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并藉此组织、动员职工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
2.价值原则。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企业内发挥着激励全体职工的热情和形成凝聚力的关链功能。企业价值观又是深入职工心灵的共同信仰,是企业和职工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原动力。
3.开放创新原则。即要求企业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企业文化因具有服务社会、服务消费的广泛性特点,它必然要与其它企业、社会环境、广大用户发生联系,因此,企业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同时,由于各企业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相互比较的现实,又必须有不断创新的意识。
4.参与原则。主要是指要尊重企业全体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个人价值观和心理要求,从而使全体职工能积极自觉地参与企业文化的各个方面的建设进程。
5.竞争原则。即构建企业文化的总体构思时,要从战略的高度,通过对企业的成品质量、成本、效益、竟销、服务等各方面分析,立足竞争中取胜的原则,作通盘计划和部署,务求在市场中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6.个性原则。即应坚持本企业的行业特征,抓住本企业的个性特点,从实际出发,建设反映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如电力企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型以及发、输、配同时发生的特点和供电面向千家万户、特别需要开展优质服务的特点等。
二、企业文化构建模式纲要
要构建起一个理想的企业文化的模式,必须对这个系统进行科学的分析归纳。由于它涉及多学科、多系统、多层次、多侧面的诸多因素需要协调平衡,因此,企业文化的构建模式,只能根据一般规律作纲要性归纳。至于每个企业的文化建设如何实施,应根据各企业的具体情况予以调整、充实和完善。并且各企业在起步阶段,不一定就求全求深,可从实际条件和需要出发,从点到面,从主到次,从内到外,逐步深化。
企业文化构建纲要,根据已经开展企业文化的企业的实例,可以归纳如下:
1.明确目标定位。企业生产产品的品种和规模,要紧紧依据市场的预测,做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2.树立价值观念。对内要营造争创一流的气氛,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对外要树立“用户、顾客至上“的思想,为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树立全员价值观念。
3.营造企业精神。确立明确的目标追求,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群体意识,制定正确的激励措施,培养团结拼博的进取精神。
4.制定科学管理制度。要根据企业的目标和任务,针对各个系统和层次的质量要求,制订出完整的各种制度、规定,以规范各个生产、工作环节的操作程序,确保整个企业有规律地运转,达到快速、高效。
5.参与市场竞争。必须准确、及时地掌握市场需求信息动态和发展趋势,制订超前的市场竞争策略,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占据市场最大份额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中心环节来抓。
6.弘扬企业道德。以集体主义思想为核心,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宣传爱国家、爱企业、爱客户的三爱精神,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提倡文明生产、诚实守信、公平无欺、忠于职守、文明礼让,处处体现出新时代的道德风貌。
7.坚持以人为本的信念。确立依靠全体员工办好企业的主旨,尊重、关心、依靠全体员工,重视对员工特别是骨干的培养,制定具体有效的人本政策,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8.塑造鲜明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由企业各种内在素质,即产品质量、服务水平、成员素质、厂风厂貌、公关关系和经营作风等决定的,企业全体员工应从我做起,将每一个环节都做得完满无缺,才能维护企业的整体形象不断升华。也可引入CIS(企业识别系统)的战略设计,将企业的经营风格视觉化、规范化、系统化、形象化,塑造富有个性的企业形象,成为企业竞争的识别标志,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程序
当我们初步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以及构建模式之后,面临的是如何具体创立企业文化的实际问题。一般来说,创立企业文化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才可能逐步实现。
综合考察企业文化创立的过程,一般分为4个阶段:调查分析阶段、总体规划阶段、实验论证与传播阶段、评估调整阶段。现扼要分述如下:
(一)调查分析阶段
1.企业文化发展史的调查分析。这项内容着重调查企业精神文化史、物质文化史。通过调查,清理出值得发扬的文化财富,并以此作为创立企业文化时的参照物。
2.企业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的调查分析。这项内容着重调查“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1)硬件部分包括:①企业的厂房、设备②生产方式③生产工艺流程④产品性能、质量、用户评价及市场占有率⑤企业规模⑥生活文化环境等
(2)软件部分包括①企业人员素质状况及满意程度②企业组织方式③企业风格及经营作风④文化媒介⑤企业精神、理想、信念等。
3.企业文化发展环境:这项分政治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等三方面进行分析。
4.企业文化发展战略:调查分析企业文化过去、现在的发展轨迹,预测未来的发展道路。
5.根据构建纲要的其它各项内容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为构建企业文化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二)规划设计阶段
1.总体规划需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即:(1)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2)尊重客观事实的原则;(3)独创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原则;(4)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2.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1)提出创立企业文化的目标、宗旨及意义,从宏观上提出未来文化发展的走向,给本企业文化定位。(2)依据企业的个性特色,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提出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道德等精神文化目标。
(四)评估调整阶段
为了使企业文化的创立工作能向着正规、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需要定期组织评估并调整、提高。评估内容应根据原设计规划的全部内容及具体实施计划,通过实地调查、收集多方反馈信息,由上级(或外聘)评估团,并吸收职工代表参加,对企业开展企业文化的成效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估。
通过评估,肯定成绩、找出差距、修正原规划,然后将企业文化的战略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四、企业文化特色鉴赏
(一)海尔企业文化一瞥
海尔从砸掉76台冰箱开始,到成为世界较为出名的企业,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企业文化。现略举数例:
言传--提倡企业文化的第一种方式。通过言谈或文字诠释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比如,海尔的企业精神是追求卓越,但什么是卓越?张瑞敏在嘉奖海尔优秀员工唐海北时,强调他的拼命精神和讲求实效的理念。他说:“如果拼了命,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就谈不上卓越;任何没有结果的形式都是无效的,我们也不提倡这种无效劳动。“在海尔,“海尔精神“和“海尔作风“等理念性口号会出现在各种地方--生产和销售现场、员工随身携带的钱夹般大小的小册子中。小册子有20余页,内容简练而清晰,除价值观等外,还有许多具体规定,涉及奖励制度、职业纪律、员工仪表等,包含有多项企业文化的内容。
图腾--除了发表讲话和撰写文章之外,海尔还运用形象文化激励员工。海尔园是海尔形象文化的象征。外形方方正正的海尔中心大厦内大厅中央的圆形图案,是张瑞敏设计的,与海尔的方圆标志相呼应。大厦前面矗立着海尔的吉祥物--海尔兄弟的雕塑,雕塑的背后锲刻有张瑞敏的文章《海尔是海》。大厦旁边的湖,张瑞敏取名为如意湖,湖畔特意开了“乾泉“,塑了“五龙塔“。张瑞敏专门撰写了“五龙塔记“。特摘录二段:
“五龙塔“构思巧妙,塔身与奥运五环、巨型表组合成“中“字,任何角度视之皆然,炎黄情结跃然眼前。
五龙绝无飘忽,因塔之五环赋予其“更快、更高、更强“的世纪魂;五龙更未沉睡,因塔之巨表分分秒秒在警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它表现了海尔的气魄,海尔为国家、为民族振兴而奋力拼搏的精神。
海尔的“方圆标志“有力地传达了张瑞敏的企业文化理想。方圆标志意味着“思方行园“。
“方块“放在阵中的排头,是以它为基础向纵深发展的意思。它在这里代表着海尔的思想、理念、文化。它是一个中心,指导着周边园点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运行。阵中方块和园点的组合,体现了在工作中要将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预定的目标和效果,同时也有发展无止境的寓意。
身教--管理者还要靠身体力行来影响员工。最有意义的沟通是行动。管理海尔这样的大企业,涉及上万名员工,张瑞敏深知肩上担子的份量。他身体力行,曾有一个故事,说的是“车间装空调,总裁吹电扇“。当时有一个新车间屋顶低,空间小,人挤在里面汗流浃背,效率不高,对健康也不利,张瑞敏便决定为车间装空调,工人们顿时干劲倍增。而他自己仍然只靠电扇避暑。这件事,《青岛日报》一名记者写了一篇报道,获得新闻大赛一等奖;同时,也衬托出领导者身教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文化创新--海尔的企业文化不断创新。海尔将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最外层是物质文化,看得见,摸得着;中间层是制度、行为文化;最深层是精神文化,其核心的价值观便是创新。从某种程度上说,海尔的国际化能否成功,取决于海尔以文化为核心的管理方式能否为世界各地不同肤色、不同价值观的人所接受。
以上只是海尔所独创的企业文化的一角。但我们仍然感受到海尔人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实践,已经进入深层的境界。
(二)康佳企业文化的四个作用
康佳成立于1981年,至今已在彩电业处于领先地位,并于1999年跻身于全国家电十强之列。
康佳的成功,除了其经营决策正确之外,以康佳精神为核心的康佳企业文化对其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81年成立之初,康佳就提出了“爱厂爱国、团结协作,遵纪守法,好学上进“的16字厂风。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1986年又提出了“团结开拓,求实创新“的康佳精神,和“我为你,你为他,人人为康佳,康佳为国家“的口号,并突出“以人为本,员工至亲“的企业文化特色,充分发挥了企业文化的“疑聚、引导、激励、辐射“的作用,推动着企业不断发展。
1.凝聚作用。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对员工体贴入微。康佳领导经常在员工过生日时送蛋糕,让员工倍感康佳胜似家。此外,还通过组织多种活动,如球类、文艺比赛等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
2.引导作用。全面开展了“整理、整顿、清洁、服务、修养“活动,引导员工“做一个敬业、高尚的康佳人“。
3.激励作用。开展了“升国旗、升司旗“及晨读活动。集团总经理带领宣誓,董事局成员参与。每天7∶55点,北国的牡丹江康佳、华南的东莞康佳、西北的陕西康佳以及北京、上海、武汉等各地公司员工均面对国旗、司旗晨读。通过升国旗、司旗这一庄严仪式,激起员工的爱国热情,唤起他们的使命感,激励他们奋发向上。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则体现为热爱公司,与公司荣辱与共,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
4.辐射作用。康佳老总陈伟荣说:“办分公司,我们不仅要带去技术、设备、管理水平,而且要带去新观念,带去康佳精神和康佳的企业文化。“即要发挥企业文化的辐射作用。为此,总部要定期对各分公司进行指导,宣传总部的企业文化,以文化为载体把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哲学潜移默化地传给各分公司,使各分公司在企业文化的引导和激励下不断进取、创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