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基本功! |
时间:2018-01-23 09:42 来源: 作者:5339400 点击: |
在金庸的笔下,《天龙八部》中的和尚虚竹,因为得到了七十年的功力,虽然他在招式上并不是非常突出,但是由于他拥有了强大的内力,只要在招式上稍微一努力就会拥有“盖世武功”。无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在电视连续剧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看到金庸先生对这个人物的描述,我就更加坚定了对基本功的重视。举个例子,华硕非常注重基本功,华硕对产品的品质的细节的追求,是不遗余力的。董事长施先生曾经分享过一个案例,华硕在1997年开始做笔记本,比同行晚了近十年,然而施先生在培养笔记本的团队花了很多时间,施先生要求所有的研发人员先去抓基本功,先去啃基本的理论,大家都觉得很慢,怎么能够赶得上?但是董事长说不要着急,我们一定要把基本功做扎实。1998年推出华硕第一款笔记本电脑,那是一款相当厚的笔记本电脑,但是它的品质非常好,刚上市就被俄罗斯宇航局选中,进入“和平号”空间站,在太空平稳运行了600多天,没有故障。我认为,也可以说打造了华硕坚如磐石的形象。
联系最近的培训、咨询的工作经历,联想到我们的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时,种种缺少“内力”的表现。虽然他们的每一个“招式”都能够得到人们的喝彩,可以由于内力不足,无法成为笑到最后的人。
什么是基础?基础就是内力,基础就是企业文化。基础就是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的现状,适者才能生存,企业文化和产品都在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很多失败的企业都是忽略了这一点,一味的强调外援的重要性,没想到自身能力的不足,不是“消化不良”就是“水土不服”或是“头重脚轻”。任何管理和理论,模式和文化都是建立在企业的自身基础上的,没有这个平台,一切的外来力量都是站不住脚的。纵观国内的成功企业,无一不是“自力更生”,如娃哈哈的销联体,格力的淡季打款,海尔的流程再造,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相比,如过江之鲫的学习者,大多淹没在市场的大潮中。
个人没有文化就是文盲,企业没有企业文化,就没有社会竞争力。嘉华培训学校是北京最大一家企业文化师培训机构,专门开设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一系列的培训课程。学习了该课程之后会对个人能力、企业管理、企业决策、企业发展规划的设计、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等方面有一个全面认识和提高。并且考试合格后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鉴定并颁发国家企业文化师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该证书实施统一编号管理网上统一查询,企业认可,职称评定。目前已成功开展了数期班,授到广大学员的认可。报考的人群有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团委书记、政工部部长、企业文化处处长;企业人力资源部、企业文化部、总经办、党办、宣传部、工会、团委负责企业文化管理的专职人员;企业各职能部门、分支机构兼管企业文化工作的管理人员、行政经理、人事经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从事企业文化建设、宣传策划、培训、人力资源、新闻、出版、中文、哲学等工作的人士。他们通过企业文化师培训课程的学习,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并且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充分应用到工作当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