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三板“自救”改革:新三板做市商交易机制改革 |
时间:2017-03-03 09:30 来源: 作者:5339400 点击: |
截至去年8月22日,新三板挂牌公司已达8805家,其中创新层的挂牌企业接近1000家。不过,新三板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其流动性差的问题一直为人所诟病。于是“新三板做市商交易机制改革”一场新三板的自救改革应运而生。
全国股转系统成立3年时间虽然挂牌数量众多,但总市值与沪深交易所差距仍然比较大。截至2016年7月,全国股转挂牌7917家,总股本4773亿股,总市值31673亿元。目前,深交所挂牌公司1806家,总市值在21万亿左右,上交所挂牌企业1125家,总市值在27万亿左右。三板市场挂牌企业多了,融资规模也不断增长,但是,这个新三板市场流动性缺失,创投机构无法退出,企业严重僵尸化,定价功能和交易功能缺失,市场融资能力也受到制约。为解决新三板流动性问题,新三板市场进行了分层管理,然后是监管趋严,到现在的新三板做市商交易机制改革,一次次的新三板自救活动,是否能改善新三板流动性这个顽疾呢?
做市商交易制度的改革是新三板流动性的改善的核心问题。中国的做市商相对稀缺,目前新三板上只有八九十家做市商,且都为券商,而美国纳斯达克有600多家做市商;其次,每个券商做市资金比较少,对于整个市场的影响力较为有限。可以说,做市商的供给完全满足不了新三板的发展需求,新三板市场正面临着一场极其严重的供需失衡问题。而且由于竞争的不充分,不同做市商的报价差价很大。因此,在新三板市场引入竞争的制度设计很关键。
做市的意义不仅是改善流动性,更重要的是价值发现。做市是专业投资机构的行为,竞价交易是分散的个人投资者撮合的价格,前者更能发现价值与定价,好公司不易被错杀、坏公司难以炒作。许多互联网公司商业模式很好,但目前的收入与利润都很少,如果完全是散户定价,企业被错杀的可能性会很大,而新三板容纳的大多是创新型企业,在新三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如:根据市场分层直接制定不同的市场准入门槛;打破目前券商垄断局面;加强对投资人的准入管理,降低个人投资者的门槛至100万元,扩大个人投资者的市场规模;提高机构投资者质量等。
其次,完善股票发行和交易制度,提高市场流动性。让非券商机构参与做市的制度安排尽快落地;改变目前单一交易机制向混合交易机制发展;择机推出集合竞价交易制度;完善市场分层管理制度;针对不同层级制定不同的信息披露标准等。
虽然目前新三板流动性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但是随着新三板的快速发展新三板做市商交易机制改革,新三板企业的投资价值将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
|
|
|